澳大利亚四面环海,是世界上唯一国土覆盖一整个大陆的国家,因此也称“澳洲”。有很多独特动植物和自然景观的澳大利亚,是一个多元文化的移民国家。澳大利亚有华侨华人67万左右,占定居人口的3.41%。澳大利亚是一个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首都为堪培拉。作为南半球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和全球第12大经济体、全球第四大农产品出口国,其也是多种矿产出口量全球第一的国家,因此被称作“坐在矿车上的国家”。同时,澳大利亚也是世界上放养绵羊数量和出口羊毛最多的国家,也被称为“骑在羊背的国家”。
澳人口高度都市化,近一半国民居住在悉尼和墨尔本两大城市。其也是一个体育强国,常年举办全球多项体育盛事。澳大利亚积极参与国际事务,是亚太经合组织的创始成员,也是联合国、20国集团、英联邦、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及太平洋岛国论坛的成员。
01大堡礁
澳大利亚四面临海,沙漠和半沙漠却占全国面积的35%。在东部沿海有全世界最大的珊瑚礁——大堡礁。澳大利亚也是世界上养羊最多的国家,号称是“骑在羊背上的国家”。走一趟澳洲,饱览醉人的大自然美景,感受澳洲人的活力和闲适,让您暂时摆脱喧嚣的尘世生活,重拾清新自然的生活真谛。
大堡礁位于澳大利亚的昆士兰州以东,巴布亚湾与南回归线之间的热带海域,太平洋珊瑚海西部,绵延于澳大利亚东北海岸外的大陆架上,与海岸隔着一条13-公里宽的水道。北面从托雷斯海峡起,向南直到弗雷泽岛附近。长达余公里。它北部排列呈链状,宽16-20公里,离海岸仅16公里;向南展宽至公里以上,远离海岸公里。由大约多个不同阶段的珊瑚礁、珊瑚岛、沙洲组成。这个世界上景色最美、规模最大的珊瑚礁群,总面积达20.7万平方公里。礁退潮时,约有8万公里的礁体露出水面,而涨潮时,大部分礁体被海水掩盖,只剩下多个岛礁忽隐忽现。
在落潮时,部分珊瑚礁露出水面形成珊瑚岛。这里景色迷人、险峻莫测,水流异常复杂,生存着余种不同类型的珊瑚礁,其中有世界上最大的珊瑚礁。这里有鱼类0种,软体动物达0余种,聚集的鸟类种,并有着得天独厚的科学研究条件。这里还是某些濒临灭绝的动物物种(如儒艮和巨型绿龟)的栖息地。
大堡礁是世界上最大的珊瑚礁群,由数千个相互隔开的礁体组成。许多礁体在低潮时显露或稍被淹没,有的形成沙洲,有的环绕岛屿或镶附大陆岸边。是数百万年来由珊瑚虫的钙质硬壳与碎片堆积,并经珊瑚藻和群虫等生物遗体胶结而成。至少有种色彩缤纷、形态多样的珊瑚,生长在浅个水大陆棚的温暖海水中。
据钻探礁体之下是早第三纪陆相堆积,说明该地区原先位于海面以上。自早中新世以来,陆地下沉,间有数次回升。在海底礁坡上有多级阶地,相当于更新世冰川引起的海面变动的停顿期。
礁区海底地形复杂,有穿过礁区与现代河口相连的许多谷地,这是古代陆上侵蚀产物。礁区海水温度季节变化小,表面水温高21~38℃(70~℉),向深处去温度变化不大。海水清澈,可清楚看到30米(呎)深处的海底地形。
礁区海洋生物丰富,有彩色斑斓、形状奇特的小鱼;还有宽1.2米、重90公斤的巨蛤和以珊瑚虫为食的海星。植物贫乏。养珠业发达,有对虾和扇贝繁殖区。
大堡礁吸引著越来越多的旅游者。北昆士兰岸外建有水下观测站。有从大陆海滨城市到大堡礁的航线。其他资源有石灰、石英砂。又发现石油,已开始测量和试钻。
举世闻名的澳大利亚大堡礁,早在年就被列入“世界保护遗产”名录。位于澳大利亚东北部珊瑚海的大堡礁是世界上最大的珊瑚礁群,它绵延多公里。这里不仅有世界上最大的珊瑚礁和珊瑚岛,还栖息着多种海洋软体动物和0多种鱼类,其中很多是世界濒危物种。美丽的凯恩斯是前往大堡礁的必经之路。
大堡礁有四百种活的珊瑚,颜色从一般的蓝色、棕色到错综复杂、难以置信的粉红及紫海扇,简直是个五彩斑烂的神奇世界。可乘坐轮船到翡翠岛进行浮潜、深浅等项目,也可以做半潜水船和玻璃船欣赏珊瑚、水母及小鱼。
大洋路(GreatOceanRoad)悬崖,这里也是很多游客钟爱的自然景致。一路沿海。
波浪岩(WaveRock)澳大利亚的波浪岩并非是一个独立的岩石,而是由连接北边一百米的海顿岩及状似河马张口的河马岩、骆驼岩等风化岩石串连而成。
昆士兰热带雨林(RainforestinQueensland)位于昆士兰州东北部的昆士兰热带雨林被描述为“最古老的世界”,该雨林已于年被列入世界遗产自然保护区。
02蓝山国家公园
坐落在新南威尔士州境内的蓝山国家公园,于年列入世界自然遗产。蓝山全地区生长着庞大的原始丛林和亚热带雨林。
蓝山位于悉尼西部,被称为“丛林步行者的天堂”。因为漫山都是一种叫“尤加利”的桉树在阳光下泛着蓝光而得名。开车上山,先走铁路,一种45°左右的滑车,几分钟便直下山底。再坐索道,一种顺山势缓慢上升的缆车,又重上山顶。然后走一段人行道,在雨林中漫步,感受当年矿工运煤的艰辛。最后选择拥有透明车底的航线,悬浮于峡谷之间,俯瞰悬崖瀑布,远眺“三姐妹峰”。同在蓝山,由于每一次交通工具的选择各异,便拥有了不一样的感官体验,所谓“远近高低各不同”,正是这种意境。
山上生长着各种桉树,满目翠蓝。桉树是长绿乔木,树干挺拔,木质坚硬,含有油质,可以提取挥发油,其挥发的油滴在空气中经过阳光折射呈现蓝光,因而得名蓝山。蓝山山脉国家公园由三叠纪块状坚固砂岩积累而成。曾经是当时欧洲移民向西推进的障碍。
年欧洲人布拉斯兰·劳森历经艰险跨越山区到达内地,在山入口处种植纪念树,至今残干尚存,是拓荒者遗迹之一。蓝山的气候宜人,曲径迤俪。这里有高米的三姊妹峰、吉诺蓝岩洞、温特沃思瀑布和鸟啄石等名胜。
澳大利亚的桉叶植物在冈瓦纳大陆分离后显示了很强的适应能力和进化能力,具有很高的认知研究价值。蓝山地区拥有适合桉叶生长的各种典型生长环境,包括了各种干、湿硬叶植物生长地、小有加利树生长的旷野荒地,以及蓝山特有的沼泽、湿地和草地。这里有90类桉叶植物(全球桉叶种类的13%)和所有4种桉叶植物。蓝山地区的植物非常具有地域性,有类具有明地域特征的植物和种国家稀有植物和濒危植物。在蓝山还发现了几种进化的古代遗留物种,这些物种现在非常稀少,只能在很小范围的地区内寻觅到。
三姐妹峰耸立于山城卡通巴附近的贾米森峡谷之畔,距悉尼约千米,峰高米。三块巨石拔地如笋,俊秀挺拔,如少女并肩玉立,故名三姐妹峰。传说此系巫医的三个美丽女儿的化身。为防歹徒加害,其父用魔骨将她们点化为岩石。
其后巫医在与敌人的搏斗中,丢失了魔骨,无法使她们还生。现在峰下常见琴鸟飞翔,传说这是巫医的化身,仍在寻找魔骨,以期复原女儿的真身。三姐妹峰险不可攀,年建筑的高空索道,是南半球最早建立的载客索道。
蓝山山脉的温特沃思瀑布从一个悬崖上飞泻而下,落入米深的贾米森谷底。从观瀑台上看过去,大瀑布像白练垂空,银花四溅,欢腾飞跃,气势磅礴。从观瀑台上回首西望,高原和山峰在云雾中时隐时现,虚无缥缈,景象奇特。
蓝山山区的吉诺兰岩洞经亿万年地下水流冲刷、侵蚀而形成,雄伟绮丽、深邃莫测。洞中有洞,主要有王洞、东洞、河洞、鲁卡斯洞、吉里洞、丝巾洞及骷髅洞。
年由欧洲人发现,约在年被新南威尔士州政府列为“保护区”。洞内钟乳石、石笋、石幔在灯光的照射下闪烁耀眼,光怪陆离。王洞中的钟乳石又长又尖,向下伸展,与石笋相接。
河洞中的巨大钟乳石形成“擎天一柱”,气势非凡;石笋巍峨似伊斯兰教寺院的尖塔,庄严肃穆。鲁卡斯洞的折断支柱,鬼斧神工,均为大自然奇观。
03艾尔斯岩石
乌鲁鲁高达米,圆周竟然达9.4公里,而群岩卡达族他则由36块岩石所构成,占地0多公顷土地,每块岩石则平均高达米,自古以来原住民将这两块巨大岩石视为祖先圣地,不容猥亵。
艾尔斯岩石海拔米,是一块长约0米,周长约9.4公里,距地面最高高度米的红褐色巨大岩石,东高且宽而西低狭,是世界最大的单体岩石(即一块石头)。因地处整个澳大利亚大陆的中央位置,被称为“澳大利亚的红色心脏”。
乌鲁鲁是当地土著人对这块巨石的称呼,在当地土著语里,意为:见面集会的地方,而艾尔斯岩(AyersRock)是西方人给这块巨石起的正式学名,其得名可追溯到年,一位名叫克里斯蒂·高斯的欧洲地质测量员意外地发现了这一世界奇迹,由于他来自南澳大利亚州,故以当时南澳总理亨利·艾尔斯的名字命名这块巨石。
陡峭得接近垂直的岩壁,硕大无比的体积,让周围的一切都显得非常渺小。地面上能够看到的乌鲁鲁还只是冰山一角,它更大的一部分隐藏在地表之下,大概有6公里深,而仅仅是露在地面的部分就已经堪称是世界上最大的单体岩石。最重要的是,这块红色巨石已经在红土中心的沙漠地带屹立了上亿年,历经了上亿年前的风风雨雨。
艾尔斯岩石气势雄峻,奇迹般地凸起在那荒凉无垠的平坦荒漠之中,在耀眼的阳光下散发出迷人的光辉。整个澳大利亚都没有任何地方像乌鲁鲁一样容易识别,从明信片上或画报上都能看到它孤寂而又伟岸的身影。而且乌鲁鲁在不同的季节与不同的气候条件下,“换穿各种颜色的新衣”,并呈现出不同的色彩,就是在一天中的不同时间里,乌鲁鲁也随时跟着光线而变化。
清晨,阳光刚刚射到地平线以上,乌鲁鲁就立刻穿上浅红色的靓丽外衣,风姿绰约地展现在众人面前。这个时候很轻易就能拍到明信片一般的精彩照片。到中午,则“穿上橙色的外衣”。日落是乌鲁鲁最美的时刻,晚霞笼罩在岩体和周围的红土地上,乌鲁鲁从赭红到橙红,热烈仿佛在天边燃烧,最后变成暗红,渐渐变暗,消失在夜幕里。肉眼大概看到的颜色变幻大概有三到四种,不过如果将整个过程拍摄下来,会发现乌鲁鲁的色彩变幻比肉眼看到的更加丰富,几乎每时每刻都在变幻。
悉尼歌剧院(SydneyOperaHouse)最能代表澳大利亚的建筑物,是悉尼与澳大利亚的地标。
菲利普岛自然公园(PhillipIslandNaturePark)到自然公园一游的最精彩活动,显然是坐在夏地沙滩(SummerlandBeach)前的露天观看和等候从海中归返的企鹅队伍游行的一幕。